文學賞析論文如何寫?賞析是鑒賞的一個過程,是實現由感性階段到理性階段的認識飛躍,既受到藝術作品的形象、內容的制約,又根據自己的思想感情、生活經驗、藝術觀點和藝術興趣對形象加以補充和完善。
論文格式:
1.引言
1.1制定本標準的目的是為了統一規范我省電大漢語言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的格式,保證畢業論文質量。
1.2畢業論文應采用最新頒布的漢語簡化文字,符合《出版物漢字使用管理規定》,由作者在計算機上輸入、編排與打印完成。
1.3畢業論文作者應在選題前后閱讀大量有關文獻,文獻閱讀量不少于10篇,將其列入參考文獻表,并在正文中引用內容處注明參考文獻編號(按出現先后順序編排)。
2.編寫要求
2.1頁面要求:畢業論文須用A4(210×297mm)標準、70克以上白紙,一律采用單面打印;畢業論文頁邊距按以下標準設置:上邊距(天頭)為:30 mm;下邊距(地腳)25mm;左邊距和右邊距為:25mm;裝訂線:10mm;頁眉:16mm;頁腳:15mm.
2.2頁眉:頁眉從摘要頁開始到論文最后一頁,均需設置。頁眉內容:浙江廣播電視大學漢語言文學類本科畢業論文,居中,打印字號為5號宋體,頁眉之下有一條下劃線。
2.3頁腳:從論文主體部分(引言或緒論)開始,用阿拉伯數字連續編頁,頁碼編寫方法為:第x頁共x頁,居中,打印字號為小5號宋體。
2.4前置部分從內容摘要起單獨編頁。
2.5字體與間距:畢業論文字體為小四號宋體,字間距設置為標準字間距,行間距設置為固定值20磅。
3.編寫格式
3.1畢業論文章、節的編號:按阿拉伯數字分級編號。
3.2畢業論文的構成(按畢業論文中先后順序排列):
前置部分:封面;中文摘要,關鍵詞;[英文摘要,關鍵詞 (申請學位者)];目次頁(必要時) 主體部分:引言(或緒論);正文;結論;參考文獻
4.前置部分
4.1封面:封面格式按浙江廣播電視大學財經類本科畢業論文封面統一格式要求。封面內容各項必須如實填寫完整。其中論文題目是以最恰當、最簡明的詞語反映畢業論文中最重要的特定內容的邏輯組合;論文題目所用每一詞必須考慮到有助于選定關鍵詞和編制題錄、索引等二次文獻可以提供檢索的特定實用信息;論文題目一般不宜超過30字。論文題目應該避免使用不常見的縮寫詞、首字縮寫字、字符、代號和公式等;論文題目語意未盡,可用副標題補充說明論文中的特定內容。
具體內容依次列示如下內容:
文學類專業本科畢業論文(小二號黑體,居中) 論文題名 (二號黑體,居中)
學生姓名 (××××××××三號黑體) 學 號 (××××××××三號黑體) 指導教師 (××××××××三號黑體) 專 業 (××××××××三號黑體) 年 級 (××××××××三號黑體) 學 校 (××××××××三號黑體)
4.2摘要:摘要是論文內容不加注釋和評論的簡短陳述,應以第三人稱陳述。它應具有獨立性和自含性,即不閱讀論文的全文,就能獲得必要的信息。摘要的內容應包含與論文同等量的主要信息,供讀者確定有無必要閱讀全文,也供文摘等二次文獻采用。
摘要一般應說明研究工作目的、實驗研究方法、結果和最終結論等,而重點是結果和結論。摘要中一般不用圖、表、公式等,不用非公知公用的符號、術語和非法定的計量單位。
摘要頁置于封面頁后。
中文摘要一般為300漢字左右,用5號宋體,摘要應包括關鍵詞。
英文摘要是中文摘要的英文譯文,英文摘要頁置于中文摘要頁之后。申請學位者必須有,不申請學位者可不使用英文摘要。
關鍵詞:關鍵詞是為了文獻標引工作從論文中選取出來用以表示全文主題內容信息款目的單詞或術語。一般每篇論文應選取3~5個詞作為關鍵詞。關鍵詞間用逗號分隔,最后一個詞后不打標點符號。以顯著的字符排在同種語言摘要的下方。如有可能,盡量用《漢語主題詞表》等詞表提供的規范詞。
4.3目次頁:目次頁由論文的章、節、條、附錄、題錄等的序號、名稱和頁碼組成,另起一頁排在摘要頁之后,章、節、小節分別以1.1.1;1.1.2等數字依次標出,也可不使用目次頁
5.主體部分
5.1格式:主體部分的編寫格式由引言(緒論)開始,以結論結束。主體部分必須另頁開始。
5.2序號:畢業論文各章應有序號,序號用阿拉伯數字編碼,層次格式為:
1××××(三號黑體,居中)××××××××××××××××××××××(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1.1××××(小三號黑體,居左)×××××××××××××××××××××(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1.1.1××××(四號黑體,居左)××××××××××××××××××××(內容用小四號宋體)。
①××××(用與內容同樣大小的宋體) a.××××(用與內容同樣大小的宋體)
5.3論文中的圖、表、公式、算式等,一律用阿拉伯數字分別依序連編編排序號。序號分章依序編碼,其標注形式應便于互相區別,可分別為:圖2.1、表3.2、公式(3.5)等。
5.4注:論文中對某一問題、概念、觀點等的簡單解釋、說明、評價、提示等,如不宜在正文中出現,可采用加注的形式。
注應編排序號,注的序號以同一頁內出現的先后次序單獨排序,用①、②、③??依次標示在需加注處,以上標形式表示。
注的說明文字以序號開頭。注的具體說明文字列于同一頁內的下端,與正文之間用一左對齊、占頁面1/4寬長度的橫線分隔。
論文中以任何形式引用的資料,均須標出引用出處。
5.5結論:結論是最終的,總體的結論,不是正文中各段的小結的簡單重復,結論應該準確、完整、明確、精煉。
5.6參考文獻:參考文獻應是論文作者親自考察過的對畢業論文有參考價值的文獻。參考文獻應具有論文性,要注意引用最新的文獻。
參考文獻以文獻在整個論文中出現的次序用[1]、[2]、[3]??形式統一排序、依次列出。 參考文獻的表示格式為:
著作:[序號]作者。譯者。書名。版本。出版地。出版社。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期刊:[序號]作者。譯者。文章題目。期刊名。年份。卷號(期數)。 引用部分起止頁
會議論文集:[序號]作者。譯者。文章名。文集名 .會址。開會年。出版地。出版者。出版時間。引用部分起止頁
文學畢業論文選題對策
文學畢業論文質量滑坡,原因是多方面的。客觀上,就業形勢緊張,同學忙于“找婆家”,分散了時間和精力;用人單位往往只重視學歷文憑和外語、計算機等級證書,無暇顧及畢業論文質量(甚至未完成論文就已簽約),又對同學形成一種誤導;而常規教學和畢業論文專項工作上的某些疏漏,則是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質量滑坡的主觀原因。這里側重于教學管理,談談提高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質量,把好選題關的對策。
1.文學畢業論文--培養問題意識
科學研究始于問題,終于問題,是由已知世界走向未知世界的過程。問題意識是科學研究的立足點。
培養問題意識,落實在具體的教學過程中,既可以是學術熱點的評介,也可以是前瞻性問題的引導,還可以是邊緣性、交叉性問題的闡發以及冷門問題、盲點問題的告知……它是多學科教學合力作用的結果。教師要堅持在“教中教”,即在教會學生知識的過程中,也教會學習的方法。當然,這對教師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2.文學畢業論文--鼓勵自主選題
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選題概括說來有三種類型:學生自主選題、師生商議選題和教師命題。它們各有利弊,但相互比較,更應該鼓勵、倡導的是學生自主選題。這是因為,選題是一項具有創造性的工作,自主選題能夠更充分地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
上文曾說,選題好比采礦。選題之前,有關學術信息的搜集就像這采礦之前的勘探,這是確保“科學決策”的可靠的技術手段。
強調自主選題,選題要以掌握必要的學術信息為前提。這必要的學術信息包括:前人對這一論題作過哪些研究?研究的程度如何?有什么樣的研究成果?哪些問題解決了?哪些問題沒有解決?爭論的主要問題和焦點是什么?矛盾的癥結在哪里?有哪些代表性意見?代表人物是誰?等等。如果說論題是觀照的對象,它總有一個學術背景。就像我們觀照一個蘋果,蘋果樹是它的背景;觀照一棵蘋果樹,一片果林是它的背景;觀照果林,莽莽群山又是它的背景。老舍說,要想寫好一座小島,要知道整個大海的全貌;畫畫,也講求搜盡奇峰打草稿。古人著述非常講究的一點是“蝎澤而漁”,另外還有“長袖善舞”、“多財善賈”的說法。“長袖”是“善舞”的條件,“多財”是“善賈”的條件。掌握必要的學術信息,而且能夠在橫向的現實和縱向的歷史這個坐標軸當中去觀照研究對象,才會覺得有話要說、有話可說。硬著頭皮完成老師的命題作文,難免陷于無話可說的尷尬境地。
嚴格說來,不能自主選題,是不善于學習的表現。自主選題和教師命題,就好像“為情而造文”和“為文而造情”之間的關系。如果迫不得已,必須依賴教師命題,那么,由近及遠、逆流而上地查閱相關文獻(目錄、索引、文摘等),是堪稱“捷徑”最為實用的方法。查閱資料的方法可分為順查法和倒查法,作為命題作文的急就章應該采用倒查法;順查法是板凳要坐十年冷的皓首窮經。此外,要先學術期刊,再學術論著。
自主選題,要立足于專業、專長,凝練方向,不斷升華;要把握課程論文、學年論文和畢業論文在內容上的關聯,精心培育,持續發展;還要充分利用參加讀書報告會、“挑戰杯”等活動的機會,善于積累,鍛煉提高。
3.文學畢業論文--強化指導環節
大學生尚不具備獨立進行科學研究的能力,教師的指導工作不可或缺。要通過統一組織的專題講座,明確最基本的學術規范,要通過動態的監管,把握步驟,分解落實。不無夸張地說,畢業論文有多少寫作環節和內容要素,就相應地存在著多少問題。例如論題、題目、摘要、關鍵詞、緒論、本論、結論、注釋、參考文獻等方面,都有可能出現這樣或那樣差錯,至于觀點的深刻性、材料的典型性、論理的透徹性以及論文的創新性、論文的學術價值等宏觀上的問題,更需要指導教師全面監控,幫助把關。以本文所著力探討的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的論題為例,面對“無法拒絕的愛--關注手機短信”、“有多少愛可以重來--經典影視改編的得與失”、“社會新聞與民生新聞的零距離”、“新聞策劃的臨門一腳”,以及夾雜著漫談、雜感、隨想等字眼的論題,如果指導教師僅限于指出這種感性化的、描述性的語言運用不當,而不善于小題大做,由此發現文體感的缺失,并進行有針對性的指導,那么小洞不補的結果,勢必是大洞叫苦。當然,上文論及的漢語言文學畢業論文偏離專業方向、缺乏學術價值、脫離主觀實際、忽視長遠發展的選題更應該及時校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