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目的:分析兒童保健醫師在嬰幼兒營養及喂養管理中的干預作用。方法:選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營養問題嬰幼兒60例,將其分成觀察組30例,對照組30例。對照組給予常規營養及喂養指導,觀察組則添加兒童保健醫師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比對兩組干預效果。結果:干預前,兩組嬰幼兒家長喂養相關知識掌握度、喂養照顧能力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喂養相關知識掌握度和喂養照顧能力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嬰幼兒營養性疾病發病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前,兩組嬰幼兒血紅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紅蛋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觀察組嬰幼兒家屬對此次營養干預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通過兒童保健師對嬰幼兒進行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能夠有效提升家長的健康知識掌握度以及對嬰幼兒的照顧能力,改善嬰幼兒身體營養狀況,減輕營養性疾病的發生概率。
關鍵詞:嬰幼兒營養喂養;保健醫師;干預效果;
營養與喂養管理是確保嬰幼兒健康生長發育的重要環節,通過科學合理的營養喂養管理,能夠有效減少嬰幼兒營養不良、貧血及肥胖等營養性疾病發生,尤其是營養不良,該病在嬰幼兒時期的發病率較高,長期營養攝入不合理,會導致體內蛋白質以及微量元素的缺乏,若未能得到及時改善,會嚴重影響兒童的生長發育,嚴重時甚至會影響患兒的智力發育,并且增加患病概率[1,2]。為此,本篇文章中對嬰幼兒健康管理中開展兒童保健醫師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的臨床有效性進行了觀察,現報告如下。
資料與方法
選取2019年2月-2021年2月收治的營養問題嬰幼兒60例,將其分成觀察組和對照組。對照組30例,男17例,女13例;月齡3~16個月,平均(9.5±0.3)個月;干預前患兒平均血紅蛋白(112.8±10.9)g/L,血清平均白蛋白(26.5±5.4)g/L。觀察組30例,男18例,女12例;月齡3~17個月,平均(10.0±0.4)個月;干預前患兒平均血紅蛋白(112.6±10.5)g/L,血清平均白蛋白(26.4±5.3)g/L。兩組患者基本資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納入標準:(1)經過臨床檢查確定存在營養健康問題;(2)臨床資料完整;(3)無先天性疾病;(4)家屬均對本次研究進行詳細了解,自愿簽署知情同意書。
排除標準:(1)患有先天性免疫功能疾病者;(2)存在嚴重傳染性疾病者;(3)存在惡性腫瘤者;(4)伴有嚴重的心血管和肝腎臟器功能病變者;(5)無法積極配合整個治療過程者。
方法:給予對照組常規營養及喂養指導,根據嬰幼兒的營養情況指導家屬為其補充維生素,發放嬰幼兒營養健康手冊,告知母乳喂養、配方奶粉喂養、輔食喂養方式及相關注意事項,確保嬰幼兒營養均衡。觀察組則實施兒童保健醫師健康指導干預:(1)風險評估:保健醫師要及時掌握嬰幼兒的營養狀況、健康情況、家長文化程度、嬰幼兒管理健康知識掌握度以及家庭環境等,通過分析結果開展針對性的干預計劃。(2)健康指導:用簡單易懂的語言耐心對嬰幼兒家長進行認知教育,告知家長嬰幼兒日常保健方法、營養母乳知識、添加輔食相關知識、飲食管理方法以及日常相關注意事項等,同時要指導母乳喂養的技巧,提高母乳喂養成功率。及時糾正家長對嬰幼兒喂養相關知識的錯誤認知,并告知家屬嬰幼兒常見疾病的預防措施,而提高家屬的照顧能力。(3)微信平臺:開設微信健康群,邀請嬰幼兒家屬加入,定期發放嬰幼兒營養以及喂養管理相關知識,并通過微信平臺及時解答家屬提出的各項日常照顧問題,以便更好地提升家屬的照顧能力。(4)保證體檢質量:抽調科室中的精兵強將,并注入新的健康理念和更具科學性的兒童保健管理思路,結合多年臨床檢驗經驗和過硬的技術,保障體檢工作的科學、健康及高效。(5)通過查閱資料、現場訪談的形式,重點督導檢查兒童一日生活安排、營養膳食管理、兒童及工作人員健康檢查情況、環境衛生消毒、常見病與傳染病的預防與控制、傷害預防、心理行為保健、健康教育與衛生保健資料管理等衛生保健工作,并就發現的問題提出指導性意見和建議。(6)當完成體檢之后,對幼兒生長發育情況進行全面細致的評估、反饋,以便學校和家長及時掌握幼兒的身體狀況,發現問題早診斷、早治療。作為學校和家長應多組織幼兒參加戶外運動,從德智體美勞全面培養孩子的興趣,這樣既鍛煉了身體,又讓孩子得到親近大自然的機會。同時注意督促在冊兒童在規定時間中進行兒童保健體檢,及時通知并追訪兒童的健康體檢情況和生長發育保健,并對兒童家長實施保健指導。(7)在6個月之前,母乳或者配方奶粉完全可以滿足寶寶的所有營養需求。在6個月之后,由于寶寶的營養需求增加(特別是鐵的需求),需要通過添加輔食來滿足。如果過晚添加輔食,不僅寶寶面臨營養不良的風險,特別是缺鐵性貧血,還可能出現偏食,厭食等喂養困難的問題。寶寶滿6個月時是添加輔食的最佳時機,胃腸道等消化器官已相對發育完善,可消化母乳或配方奶以外的多樣化食物。同時,此年齡段的寶寶口腔運動功能、味覺、嗅覺及觸覺等感知覺以及心理、認知等行為能力也已準備好接受新的食物。輔食要按照由少到多、由稀到稠、由細至粗、由一種到多種的原則添加,每次只添加一種新食物,應先從一種富含鐵的泥糊狀食物開始,如強化鐵的嬰兒米粉、果泥、蔬菜泥、肉泥及蛋黃等,逐漸增加食物種類,如寶寶能接受再過渡到半固體或固體食物,如稀飯、爛面、肉末、碎菜及水果粒等。
觀察指標:運用調查問卷方式評分對比兩組家長對嬰幼兒喂養相關知識掌握度以及喂養照顧能力,單項指標分值為10分,獲得分值越高表明指標越好。運用調查問卷表將兩組嬰幼兒家屬對此次干預滿意度進行調查,調查以非常滿意、基本滿意和不滿意三個標準。總滿意度=(非常滿意+基本滿意)/總例數×100%。將兩組干預前后嬰幼兒的(血紅蛋白、血清白蛋白)營養各項指標以及營養性疾病發生率進行記錄對比。
統計學方法:采用SPSS 19.0統計學分析系統展開數據處理;計量資料用(±s)表示,采用t檢驗;計數資料用[n(%)]表示,采用χ2檢驗;以P<0.05為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結果
兩組家長干預前后對嬰幼兒喂養相關知識掌握度以及喂養照顧能力比較:干預前,兩組嬰幼兒家長喂養相關知識掌握度、喂養照顧能力指標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喂養相關知識掌握度和喂養照顧能力評分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1。
表1 兩組家長干預前后對嬰幼兒喂養相關知識掌握度以及喂養照顧能力比較(±s,分)
兩組嬰幼兒營養性疾病發病率調查結果比較:觀察組嬰幼兒營養性疾病發病率低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2。
表2 兩組嬰幼兒營養性疾病發病率調查結果比較[n(%)]
兩組嬰幼兒干預前后營養指標比較:干預前,兩組嬰幼兒血紅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比較,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干預后,觀察組血紅蛋白和血清白蛋白水平優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3。
表3 兩組嬰幼兒干預前后營養指標比較(±s,g/L)
兩組嬰幼兒家屬對干預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觀察組嬰幼兒家屬對此次營養干預的滿意度高于對照組,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見表4。
表4 兩組嬰幼兒家屬對干預滿意度調查結果比較[n(%)]
討論
嬰幼兒時期是人體生長發育的重要階段,若此階段未能采取科學合理的營養以及喂養管理,極易導致兒童體格、智力以及運動發育不良,進而增加嬰幼兒的患病概率。以往臨床針對存在營養問題的嬰幼兒,主要是根據嬰幼兒的營養情況,指導家屬給予嬰幼兒合理補充維生素、發放嬰幼兒營養健康手冊以及給予常規健康指導,通過指導改善嬰幼兒的營養狀況[4,5]。但在臨床調查中發現,由于多數家屬缺乏對嬰幼兒營養健康知識的掌握度以及對疾病的重視度,進而會降低家屬的照顧能力,導致嬰幼兒營養狀況不佳[6]。所以需要加強對嬰幼兒營養和喂養的干預力度,提升嬰幼兒家長對健康知識掌握度以及照顧能力,確保嬰幼兒能夠獲得科學合理的喂養管理,提高嬰幼兒營養狀況,減少嬰幼兒的患病率[7]。
本次研究發現,通過添加兒童保健醫師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后,觀察組喂養知識掌握度、照顧能力指標均得到顯著改善,最終嬰幼兒發生的營養性疾病較少,各指標結果同對照組比較已占據顯著優勢,均獲得明顯提升;干預后,觀察組嬰幼兒的營養指標得到顯著改善,其結果與對照組營養指標結果對比差值達到統計學意義,觀察組獲得的臨床效果較好,嬰幼兒營養指標均得到明顯改善,干預過程中嬰幼兒的營養性疾病發生率較低,最終獲得的營養干預滿意度較高;觀察組嬰幼兒家屬對此次營養干預的滿意度明顯高于對照組。因此,對嬰幼兒開展保健醫師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能夠很好地改善嬰幼兒營養狀況,提升家長掌握喂養知識的程度,對其生長發育產生的作用顯著。
綜上所述,對嬰幼兒開展保健醫師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對于提升嬰幼兒家長的喂養知識掌握度、日常照顧能力、改善嬰幼兒營養狀況以及促進其生長發育起著重要作用。
參考文獻
[1]杜銀華,黃衛華兒童保健醫生嬰幼兒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心理月刊,2019,14(16):95.
[2]董猷元,付蕾蕾,喬文敏等社區兒童保健醫生對嬰幼兒營養與喂養干預效果分析[J]健康大視野,2020(6):250-251.
[3]黃靜兒童保健干預促進嬰幼兒早期生長智力及運動發育的作用分析[J]中國現代醫生,2021,59(10):3.
[4]吳俊青,史維娟羅丹營養教育指導對嬰幼兒輔食添加質量及生長發育的影響[J].海南醫學2021,32(9):4.
[5]時光兒童保健醫生嬰幼兒營養與喂養知識干預的臨床效果分析[J]中國實用醫藥2021,16(23):3.
[6]汪興玲,陳志瑋韋淑飛等個體化營養干預聯合兒童保健改善嬰幼兒生長發育的效果[J].江蘇醫藥,2021,47(7):4.
[7]溫淑媚,龔植超羅衛兒童保健干預對促進嬰幼兒早期生長運動及智力發育的臨床影響[J].吉林醫學,2021,42(9):3.
本文由中國期刊網首發,一個權威專業的學術論文發表知識網。
文章名稱:兒童保健醫師對嬰幼兒營養和喂養知識干預
相關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