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xiàn)代教育技術能綜合運用“形、聲、色、光”的效果,使圖片色彩鮮艷,而且放大了幾倍,動畫效果好,游戲氣氛濃,使孩子們在自然、寬松、和諧的氛圍中學習。多媒體技術作為教學中一種便捷、有效的方式,在我們學前教育領域發(fā)揮著日益重要的作用,它徹底改變了一貫老師講、幼兒聽,幾張圖片反復講述、擺弄的模式,充分體現(xiàn)了師生互動,以幼兒為主體的新型教學方式,開辟了幼兒園課堂教學模式改革的新天地,展示出了多媒體教學軟件技術的獨特魅力。
多媒體技術最大特點在于能將單純的文本信息轉換成文字、圖形、圖像、動畫、聲音等的結合,創(chuàng)設出生動、形象、逼真并富有感染力的情景,吸引幼兒多種感觀,增強孩子的學習興趣,以達到最好的教育教學效果。
例如:我們在為幼兒進行《雨的形成》的教學活動時,通過幼兒動手操作,進行燒杯加熱實驗,幼兒看到了水加熱變成水蒸氣,水蒸氣遇冷變成水珠。老師逐步引導,幼兒觀看燒杯上蓋著的玻璃片上有什么變化?幼兒看到了許多水球。再利用多媒體技術模擬的動畫,把“小雨滴”變成了“水蒸氣”,在天空中越積越多,形成了“云”,遇冷就變成了“雨”,降落下來。整個過程幼兒一動也不動,睜大了好奇的雙眼,全神貫注的觀看,并在優(yōu)美、和諧的音樂、好聽的童音講解下,“小水滴”、“河流”、“太陽”、“水蒸氣”、“小雪花”都動了起來。孩子被吸引著,被感動著。這樣利用多媒體的教學,幼兒學習興趣、教學目的、教學效果都得到了空前的提高。
我們在進行教學活動認識序數(shù)中,安排《小動物的運動會》,隨著畫外音的講述,各種小動物在優(yōu)美、雄壯的運動員進行曲中,一會小馬跑在前面,一會小兔跑在前面,誰能得第一呢?孩子們不由自主加起油來,孩子們好像置身其中,很快學會了序數(shù)。
自從使用了多媒體技術,它已在我園教學中占據(jù)了很重要的位置。為幼兒學習提供了一個良好的視覺、聽覺的交互式的環(huán)境。
多媒體其智能性的啟發(fā)和引導,使孩子在學習過程中必然很有興趣,因為它形象生動,鮮艷,能動能夠結合,對幼兒的視覺、感覺、表象、記憶、思維等心理因素都能保持良好狀態(tài),使孩子的認知心理得到發(fā)展和提高。例如:在進行音樂活動《春天》,常規(guī)的教學方法:發(fā)聲練習、節(jié)奏練習,教唱新歌曲,這種傳統(tǒng)的方式動感不強,顯得枯燥乏味,幼兒學起來主動性不高。而利用多媒體輔助教學則不同了,同樣的畫面,春天的小樹上,小鳥在唱歌,老師引導幼兒和小鳥一起練發(fā)聲。必須打對小鳥家的門牌號:×× ×× ×× × - ‖幼兒興趣一下引出來了,認真努力的打好,打對節(jié)奏,小鳥從樹下飛下來,與幼兒一起學唱歌,通過多媒體逼真、形象的造型,幼兒一邊學唱,一邊拍手,一邊高興的自發(fā)編動作,整節(jié)活動在愉快的氛圍中進展,大大提高了“寓教于樂”的教學手段。
引進和使用了多媒體教學,以屏幕代替了小的圖片,體現(xiàn)了教學的嚴謹性和科學性。并由此激發(fā)了幼兒的學習求知欲望,啟迪開發(fā)了孩子的思維力和想象力、創(chuàng)造力。雖然這項工作剛剛起步,并增加了老師許多的工作量,但看到孩子的笑臉,聽到家長滿意的贊許,這些又算得了什么呢!
現(xiàn)代多媒體教學也不是萬能的,因此不能夸大或過分的依賴于它,要在不斷的實踐中進行改革,在改革中不斷進取,以完善它的作用和功能。
利用多媒體開展教學,需要大量的軟件操作知識,而對于幼兒教師來說,每個人都從零開始,只經(jīng)過短期培訓,她們掌握的只是粗淺的知識,會制作簡單的課件,但這仍需要花費大量的時間和精力,勢必影響其教學、教具的準備及配備。
許多教師認為,要實現(xiàn)教學的現(xiàn)代化,就必須使用現(xiàn)代化的教學手段,利用多媒體組織教學活動,就等于已經(jīng)現(xiàn)代化了。于是公開課、匯報活動中出現(xiàn)了濫用多媒體的現(xiàn)象,不管活動是否需要,一律用多媒體進行輔助。比如:引導幼兒進行粗細的比較,一改過去用實物操作,而在大屏幕出現(xiàn)兩根木棒,請幼兒比較粗細。這就混淆了多媒體的作用,從而也減少了幼兒親自動手操作的能力。
本文來源網(wǎng)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ǎng)(www.qiangmiba.com)整理發(fā)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yè)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lián)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