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國教育體制改革的不斷深入,素質教育成為各級教育的必然趨勢。中職學校開展素質教育,不僅在第一課堂加強知識的學習,更需要通過第二課堂的廣闊空間來鍛練能力、磨練意志,塑造健康的人格和良好的心理素質。作為第二課堂重要組成部分的學生社團,通過舉行許多內容健康、形式新穎的富有教育意義的活動,在培養全面發展的高素質的社會主義建設人才的過程中有著重要的作用。
學生社團是指經學校批準注冊,以全面培養學生的綜合素質、豐富學生的課余科技文化生活、促進優良校風學風形成為目的,以科技、文化、藝術、體育、社會服務等方面的興趣愛好為基礎,由學生自發組織并自主活動的學生群眾組織。中職學校學生社團大多是按學生的不同興趣愛好自發組織起來的,一般可分為如下三種類型:一、學術型社團。主要通過討論、講座、社會調查等方式,對某些理論問題進行學術討論。這類社團活動層次較高,是學生社團當中的主體,如:理論研究會、文學協會等;二是技能型社團,主要培養學生的各種技能,如書法協會、計算機協會等;三是娛樂型社團,主要通過豐富多彩的娛樂活動,滿足成員的各種精神需求,如舞蹈協會、音樂協會、圍棋俱樂部、足球俱樂部、線些社團的活動形式多、內容廣、規模大、影響深,在充實學生生活的過程中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學生社團是校園文化活動的一個重要載體,具有強烈而鮮明的時代特點。它集策劃組織者、實施活動者于一體,在學生學習生活中發揮著重要的功能。第一,目標導向功能。學生社團以共同的興趣和愛好為基礎,對其成員有著重要影響。健康向上的學生社團容易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奮斗目標,吸引學生把實現奮斗目標作為自己的自覺行為。第二,開拓創新功能。豐富多彩的社團活動內容非常廣泛,包括了許多學科的知識,充滿了創新的活力,激發學生不斷地去創新知識。第三,激勵凝聚功能。學生社團分散在校園中,具有共同愛好和特長的同學凝聚在一起,形成一種群體優勢,在共同目標鼓舞下,大家能夠集思廣益,互相鼓勵,互相配合,充分發揮集體的智慧和力量。第四,陶冶美育功能。學生在參加社團組織的各種有教育意義的活動中,不知不覺地受到熏陶,從而提高思想境界,豐富道德情感,養成良好的品格。
學生社團對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知識結構的完善起著重要的作用,學生在積極參與社團活動的過程中領悟自己、發現知識、完善品格、使自己的潛能得到最大限度的發展。具體來說,學生社團在素質教育中的作用如下:
培養學生思想政治素質,不斷增強學生愛國主義、集體主義、社會主義信念是素質教育的靈魂。而思想政治教育是耐心、細致的工作,要循序漸進,那種靠行政命令來強制,單方面灌輸的傳統教育的簡單做法已不再適應新世紀人才培養的需要。因此,我們應充分發揮學生社團陶冶美育的功能,努力使活動的媒樂性與思想性有機結合,將廣學生吸引到有組織的活動中,變被動的接受為主動積極的參與,讓學生在參加豐富多彩的活動中受到啟發和覺悟,從而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提高自己的政治思想覺悟。
第二,促進學生社會活動能力的提高。學生綜合素質的提高,不能僅靠課堂、實驗室完成,還要通過大量、豐富的課外教育活動,通過師生間、學生間的交往以及走出校門參與社會活動才能逐步完成。學生作為個體,必須要適應社會的要求,而社團則有利于提高學生適應社會的能力。學生社團是由許多具有不同的文化背景和性格特征的學生按照一定的組織聚合而成的一個小社會。學生通過參加各種社團活動,提高了各種能力,如通過參與活動目標和內容的確定,活動對象的選擇,活動中各項事物的逐步落實,培養了學生觀察問題和解決問題的能力;通過對活動各環節的統籌安排,培養了學生的組織理解及溝通協調能力;通過對活動中各項突發事件的處理,可以培養其應變能力和決策能力,等等。學生在加強自身社會化進程中,不斷地增強了自信心和社會責任感,逐步形成了獨立、自覺、樂觀、豁達有責任和有愛心等良好品格,為他們步入社會奠定了基礎。
第三,促進學生創新素質的提高。強調指出:“創新是一個民族進步的靈魂,是一個興旺發達的不竭動力。從培養學生創新素質的角度來看,學生社團活動的開展是創新素質培養的重要補充。學生社團是以學生共同的興趣愛好為基礎的,適應了學生興趣多樣性特點,為學生發現、發展、挖掘自己的興趣、潛質、特長創造了條件,為因材施教和發展學生個性拓展空間。另一方面學生社團能給學生創造寬松的精神環境,減輕心理壓力,他們在活動和交往中有高度的心理自由,好奇心、自尊心和自信心得到了滿足,有利于其興趣愛好的培養和發揮,能促進學生情感和健康人格的養成,激發起上進心和求知欲,從而有利于學生創新素質的培養。
第四,促進學生實踐能力的增強。素質教育要求優秀的人才不僅有扎實的專業知識,還要能靈活的運用這些知識來進行創造性的工作。在學校中,學生每年舉辦的社團活動展示月,從策劃、組織、外聯、活動開展,到后勤服務“”全由社團操作。學生社團一個活動的設計、一個項目的策劃以及一次成功參與的體驗,都能極大地豐富、發展和提高學生的個性潛能、素質和修養。其次,社團走出校園,直接與校外各社會團體、企事業單位進行交流與合作,在社會上吸收了資金、先進的理念、有用的信息,為社團活動注入了新的思想,這不僅有利于加深學生對理論的理解和運用,幫助學生拓展知識結構,提高綜合運用知識的能力;同時又能拓寬學生的視野,使之廣泛地接觸社會,做到理論與實踐相結合。
學生社團建設與素質教育有著密切聯系,教育工作者應充分發揮其在素質教育中的獨特作用,鼓勵和支持學生自主參與、獨立發展,同時又要加強對學生社團的管理,健全制度,積極引導。
(一)加強對社團的宏觀管理。隨著素質教育的深入開展,社團已逐漸成為共青團開展校園文化活動的重要陣地。但有些社團的建立,由于事前缺乏周密的計劃和準備,組織不健全,內部分工不明確,使得其在開展活動時往往出現重復和盲目性。所以社團主管部門應加強對社團活動的監督工作,注重社團之間的協調和合作,宏觀調控社團活動的開展,并進行有效的引導,努力在學生的素質教育、能力培養、個性發展上下功夫,切實使社團活動收到良好的效果。
(二)制定規范可行的規章制度。學生社團應制定本社團的章程和管理制度,明確社團活動的宗旨,增強社團成員的集體觀念和組織紀律性,促進社團活動的規范化,做到有章可循,有規可依。通過執行社團管理的規章制度,規范學生的行為,增強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約束的能力,把素質教育融于社團活動中,促進學生社團的規范化發展,使素質教育取得實效。
(三)提高社團成員的自身素質建設。學生社團是由一群志趣相投、有著共同的愛好和目標的同學組織起來的團體,社團成員的自身素質和組織管理能力,決定了社團的形象和活動效果。因此要注重提高社團成員自身的素質,充分發揮個人特長,提高社團的整體作用。其次要注重社團內部凝聚力的培養,營造社團成員之間互助共進的氛圍,全面培養富有特色和積極上進的社團文化。
(四)多渠道籌措資金。學社團是學校中的非正式群體,沒有固定的行政撥款,它的經費主要來自會員費和學校的有限撥款。由于缺乏經費,社團的活動往往受到很大的限制。
因此,學校應加大對社團資金的投入,制定社團經費管理條例。另外,社團自身也要積極地多渠道地籌措資金。近年來部分社團大膽走出校園,尋求社會企業贊助,這既解決了社團的經費危機,又在很大程度上推動了學生社團乃至校園文化的發展。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期刊論文網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