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譯碩士專業學位(MTI)的教學目標是培養高層次、應用型、專業性的翻譯人才,下面是論文期刊網小編為大家精心推薦的mti論文寫作指導,希望能夠對您有所幫助。
mti論文寫作指導篇
淺談MTI工程翻譯口譯教學
摘要:目前國內多數翻譯培養的高校和機構均以語言培養為主,學生對專業不熟悉,實際翻譯時理解不到位,困難重重。本文從MTI工程口譯的角度,研究了工程口譯的特點,并根據其特點提出了工程口譯教學的內容和側重點。
關鍵詞:口譯教學;工程口譯;工程口譯特點;工程口譯教學內容
中圖分類號:G642.41 文獻標志碼:A 文章編號:1674-9324(2013)52-0062-02
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不斷發展。隨著我國國力的日益增強,尤其是加入世貿組織以來,我國與其他國家在各個方面的交流都日益增強。暢通交流的首要條件就是語言相通,這其中翻譯的作用就可見一斑了,同時對翻譯的需求和要求都日益嚴格。翻譯工作者作為雙方溝通的橋梁,在各種談判交流活動中都是不可或缺的。尤其是,近年來我國科技實力不斷提升,建筑、電力、環保等技術領域的對外交流亦不斷加深,加之對外援助項目的深度和廣度不斷發展,對于工程技術方面的翻譯需求量猛增。然而,目前國內多數培養翻譯的高校和機構都以語言培養為主,譯員語言能力很強,但是由于對工程技術專業不熟悉,因此導致口譯時理解不到位,效果不佳。MTI工程口譯便是為了緩解工程翻譯的巨大需求與當前口譯員無法滿足這一需求之間的矛盾而應運而生的,它以招收工程類專業學生為主,培養其口譯技能,提升其語言水平,使學生能夠勝任工程技術類的翻譯工作。針對此類學生的特殊性,以及工程技術類翻譯的實際要求,我們需要制定有針對性的口譯教學模式,以達到最好的教學效果。
一、工程口譯的特點
“口譯是一種通過口頭表達形式,將所聽到的信息準確而快速地由一種語言轉換成另一種語言,進而達到傳遞與交流信息之目的的交際行為,是人類在跨文化、跨民族交往活動中所依賴的一種基本的語言交際工具。”(梅德明,2000:6)因此,口譯的基本特點包括現場性、即席性、限時性、交互性等,要求口譯員做到語言準確(accurate),譯文流暢(fluent),轉換迅速(quick)。對于工程口譯而言,在上述特點和要求的基礎上,譯員還需具備一些其他的要求與素質。首先,工程口譯涉及面非常廣,既包括工程項目的招投標、施工與竣工的全過程,也包括施工會議、合同談判、餐會等各種正式和非正式場合,這就要求翻譯的知識面越寬越好,不僅包括文化、外交、旅游等常識,更要懂得基本的工程知識和專業術語。專業性,是工程口譯區別于普通口譯員的首要特點。工程口譯的第二個特點是現場性。一般口譯的現場大多是會議廳或談判桌,而工程口譯的現場則十分多樣化,比如建筑施工現場、設備安裝調試現場、廠房參觀現場等,總之一切工程活動的地方都可以是工程口譯現場。我們很難要求這些地方如會議廳一樣安靜有序,所以工程口譯員必須要具備良好的環境適應能力,適應工程現場的噪音與惡劣環境等,同時要有良好的心理素質與安全生產意識,以應對現場可能出現的意外情況。第三,工程口譯的現場性決定了其有著強烈的互動性。一般的會議口譯現場,翻譯或在臺前,或在同傳箱子中進行翻譯,盡管一直強調互動的重要性,但實際上翻譯最多只能做到與觀眾的眼神交流(eye contact),或者觀察現場反應。而在工程口譯中,由于現場的多樣性,翻譯可以隨時與中外雙方進行互動交流。比如,工程現場如果翻譯有一個術語不知道,可以立即與講話者進行溝通,講話者可以進一步通過語言或手勢解釋該術語,之后翻譯可以翻出其大致意思,有時由于專業相通,對方技術人員甚至無需翻譯就明白其意思了。這種互動性要求翻譯能夠隨機應變,“另辟巧徑”,以達成翻譯目標。相較于一般口譯,工程口譯的突出特點為專業性、現場性和互動性,這就要求我們在進行工程口譯教學的時候要根據其特點,制定有針對性的教學方法,以科學地提高學生翻譯水平,讓學生能夠更加流暢地實現與社會工作的對接。
二、工程口譯專業的口譯教學內容
仲偉合教授提出了口譯教學內容的公式,即KI(Knowledge Required for an Interpreter,譯員應該掌握的知識)=KL(Knowledge for Language,雙語知識板塊)+EK(Encyclopedic Knowledge,百科知識)+S(P+AP)(Professional Interpreting Skills and Artistic Presentation Skills,技能板塊)。工程口譯專業的口譯教學也建立在這一教學模式基礎上,不過需要注意以下幾點。
1.雙語知識板塊。由于工程口譯專業的學生有部分來自非英語專業,英語詞匯、語法、語感等基礎相較于英語專業學生來說稍弱些,所以在口譯入門階段需要安排部分課時為學生進一步夯實基礎,比如要求學生每天閱讀一定量的英文原文作品,題材不限,對于提高詞匯量和培養語感很有幫助。
2.百科知識板塊。該板塊是工程口譯教學的重點,我們的教學目標即培養能勝任工程類口譯的學生,所以百科知識訓練將側重于與工程相關的知識。百科知識訓練將分兩部分進行,一部分課上完成,將整個課程分為不同的單元,包括建筑、電力、交通、能源、冶金等課上利用部分時間讓學生之間相互交流信息。課上的練習材料也將緊緊圍繞所涉及專題。另一部分是在課余時間為學生安排相應的工程口譯實習,讓學生體驗工程口譯的現場感和互動性,幫助學生在實踐中學習,鼓勵學生努力運用各種交流方式完成翻譯任務,另外譯前要做充分準備,這也是充實背景知識的有效辦法。
3.技能板塊。職業口譯技能包括記憶、筆記、信息綜述與重組、譯前準備、藝術表達技能等,即以科學的手段、藝術性地完成口譯過程。工程口譯的技能同普通口譯大致相同,課堂上需要分階段地向學生介紹口譯技能,并進行充分的實踐練習。除此之外,工程口譯訓練要著重強調以下幾個技能:首先,加強對學生的口音培訓,工程口譯的對象往往是來自全世界各地的技術人員,說英語帶著各個地區的口音,口譯訓練的時候要讓學生多接觸各個國家的口音,這樣在實地翻譯的時候才不會一片茫然,不知所云。第二,培養學生根據語境判斷詞義的能力。工程口譯涵蓋的領域很多,一些專業術語在不同領域、不同場合的意思是不一樣的,比如commission常見意思是“委托、傭金”,而commissioning在工程上則指“試車”。口譯課堂上教師必須對學生進行針對性的訓練,通過大量練習培養學生充分利用語境的能力。第三,譯前準備對于工程口譯來說至關重要,口譯員在翻譯活動前必須要對口譯的地點、形式、內容、口譯對象有充分的了解,才能處變不驚、游刃有余地做好翻譯工作。所以,口譯課堂應采用案例教學的教學方法,每堂課之前告知學生課堂材料的基本信息,讓學生盡可能詳細地做好背景知識、詞匯積累方面的準備,以達到最好的翻譯效果,養成譯前準備的習慣。
當今世界,全球一體化日益加深,國家間的科技交流不斷發展,對于工程類口譯人員的需求和水平要求也越來越高。這就需要我們工程口譯的教育加速發展,為實現學校教育與社會實踐的對接探索有針對性的教育及訓練方法。工程口譯教學過程中必須切實考慮到工程口譯的特點,如專業性、現場性和互動性,根據實際要求訓練學生的相應技能,重視專業知識的積累。目前國內高校中專門培養工程口譯人員的機構并不多,可供借鑒的經驗十分有限,本文提出的教學方法的科學合理性亦待進一步實踐檢驗。不過相信隨著社會需求增多與工程口譯員和教學機構的共同努力,我們定會取得良好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