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法學方面的論文很注重理論,解決問題的方案也和其它學科有著不太一樣的地方,但總體上來說,法學專業(yè)論文和其它專業(yè)論文的寫作方法基本一樣。下面就是論文期刊網小編整理的法學論文寫作要點,歡迎大家閱讀!
一、人文科學研究的能力,主要是三部份:中文寫作能力;外語(至少是閱讀、筆譯,能夠聽說譯寫更好);方法。方法包括:寫作方法、研究方法等。方法也是一種知識,它是運用知識和獲取知識的知識。
二、學術論文可分為:一般學術論文;研究性學術論文;一般學術論文,指學術刊物上的學術論文,一般篇幅較短;研究性學術論文,包括:長篇專題研究論文、碩士學位論文、博士學位論文。
三、學位論文的要素:選題、資料、結構、研究方法、見解(如果沒有見解,就不成其為論文,而屬于資料匯編)、文章、社會責任。
四、選題,是學術論文寫作的開始,實際上就是選擇和確定研究課題、研究方向的過程,是極為重要的一步。課題選定的四項要求:1、有學術性、理論性;2、有實踐性、針對性;3、有充足的資料;4、能夠揚長避短。符合下述五種情形之一,即可認為具有學術性、理論性:其一,補白性選題;其二,開拓性選題;其三,提出問題性選題;其四,超越性選題;其五,總結性選題。
五、題目設計的四項要求,
1、第一項要求:題目要新穎;
2、第二項要求:題目與內容相符;
3、第三項要求:題目大小適當;
4、第四項要求:能夠揚長避短。
六、題目的兩種基本結構形式:第一種,“關于”+“賓語”+“的”+“研究”;其簡體形式:“賓語”+“研究”,如“抵押權制度研究。其變體形式:“賓語”+“的”+“研究方法”,如:信托制度的比較研究;知識產權的經濟分析。第二種,“論”+“賓語”;其變體形式:“賓語”+“論”,如:抵押權制度論。
七、學位論文題目設計的三項規(guī)則:
1、第一項規(guī)則:題目必須是動賓結構的短語,不能是句子;
2、第二項規(guī)則:題目只確定研究對象,不表達作者觀點;
3、第三項規(guī)則:題目應力求明確、簡短,忌冗長。
八、社會科學研究,尤其法學研究,主要是文本研究。文本,在這里表現(xiàn)為各種資料,首先是法律文本,即各種立法文件,包括法律法規(guī)條文、立法理由書、各種法律草案及其修改記錄;其次是司法文本,包括最高法院發(fā)布的解釋性文件、最高法院公報刊登的判例、各級法院的判決書;當然還有法學文本,包括各種法學專著、教科書、體系書、論文集、學術刊物上的法學論文、已經出版或者未出版的學位論文。
九、資料準備的三項要求:
1、第一項要求:有充足、翔實的資料、新的資料;
2、第二項要求:注明所引用資料的出處;引用例子:作者:《書名》,出版社及版次,頁號;如:梁慧星:《民法總論》,法律出版社2001年版,第101-102頁。翻譯著作:[美]羅伯特·考特、托馬斯·尤倫著:《法和經濟學》,張軍等譯,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年版,第15頁。論文類:蘇號朋、蔣恒:“論信用權”,載《法律科學》1995年第2期,第12頁。
3、第三項要求:有參考文獻目錄。
十、學位論文的結構:目錄、序言、導論、本論、結論、參考文獻目錄、后記;其中,導論、本論、結論三部份構成論文的本體;目錄、序言、參考文獻目錄及后記是附屬部份。
十一、導論的作用在于引起讀者的閱讀興趣;導論的內容,通常是交待課題,即本文究竟要研究一個什么課題,這個課題產生的背景,說明作者為什么要研究這個課題,它有什么理論意義和現(xiàn)實意義。
十二、結論用于概括本文的研究結果、作者的基本學術見解、本研究結果的理論意義和實踐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