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我校專業的擴大和招生人數的不斷增加,在校的許多學生未來將加入幼師、文秘、推銷、采購、導游、技術工人、酒店服務員、數控車工、服裝設計師等職業隊伍的行列,有的或許成為幼兒園園長、企業的主管或者是經理。隨著人才市場競爭的加劇,在許多情況下,在許多場合中,他們需要做報告、發表演講、作動員、作總結,需要游說、洽談、陳述和辯論,需要書寫和處理公文、信函、報刊以及其他信息資料,需要專心、耐心、冷靜、禮貌地聽取別人的講話,需要運用高素質的思維獲取語言信息中的蛛絲馬跡并做出果斷的決定。這不僅需要學生有高素質的聽說讀寫的能力,而且需要高素質的思維能力、評價能力和交際能力。這些高素質的能力,實際上是適應社會高速發展的能力。為了實現職業學校培養應用型、復合型專業技術人員的目標,筆者認為語文教學必須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
人類智能的主要特點表現在,腦眼耳口等智能器官創造性地進行思讀聽說寫等語言信息的和交流。聽說讀寫相輔相成,互為表里,呈現出不同的科學序列,各有著不同的素質要求,進而會產生不同的成果效應。從語文教學上看,教師培養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要不斷拓寬語文教學的范圍,讓它同現實生活緊密結合在一起,同時適用多樣化的教學方式,創造立體化的能力培養的空間。
聽話是讀者靠聽覺從言語聲波中接受信息,領悟思想感情。它要求聽者在辨音、注意、理解、記憶、聯想、概括、組合、品評乃至察顏觀色上機智敏捷、快速應對,真正做到聽得準、懂得快、記得清。教師培養學生聽的能力不僅要拓寬學生聽的范圍,還要提高學生聽的速度和效率。如教師有意識設置特殊情境或讓學生深入社會洽談、聽申訴、聽答辯、聽朗讀、聽廣播、聽會議,聽完后要讓學生講出聽話的內容和精神,這樣就能有效地強化學生聽的能力。
說話是讀者在社會交際中憑借語言傳遞信息、交流情感的一種言語活動。這種內部語言外化為口頭言語的信息輸出,具有很強的瞬時性、情境性、多變性和復合性。它一方面要求學生在說話之前很快打出腹稿,做到成竹于胸;另一方面要求學生適應說話的內外語境,邊構思邊說,隨機調控,盡快把思維轉換成語言。培養學生說的能力,職業學校語文教師必須放開手腳,讓學生深入生活、深入社會,或討論、辯論,或洽談、談判,或演講、游說,使學生無論在多么復雜的語言場合中,都能鎮定自若、應酬自如。同時教師還要培養學生快說的能力,盡量避免說者和聽者在心理上的時間差,講求立竿見影。例如即興快速講話、比賽現場解說、辯論搶先答題等都會逼迫說話者刻不容緩地使出自己觀察、思維和表達的全身解數,使語言達到令人滿意的效果,而這種效果又源于“慧于心而秀于口”的硬功夫。當然,快說要以觀點明確、條理清晰、表達連貫為基準。
讀是學生從文字符號系統中提取、和轉換信息的一種精神勞動。這種書語內化為心語的信息輸入過程,必須經過“感言辨體”的認形階段和“人情得義”的取神階段以及“再造”的轉換階段。現代知識量巨大,信息密度高,學生必須掌握現代化的讀書方法,才能有效地開發和利用這些信息。因此,職校語文教學必須有針對性地對學生進行各種讀書方法和讀書習慣的訓練,如瀏覽、略讀、跳讀、精讀的訓練,識記、推究、篩選、鑒別、轉換、概括、總結等讀書能力的訓練,對大量信息進行處理、歸納、提取等能力的訓練。同時教師還要不斷地提高學生閱讀的速度,逐步培養學生由“見形——讀音——知義”的點式閱讀,向“見形——知義”的線式閱讀過渡,最后上升到一目十行、去粗取精、內化簡縮、眼腦直映的面式閱讀。這樣經過長期的訓練,學生就會逐漸提高讀書能力,進而適應現代社會競爭的需要。
學生不僅要寫好記敘文、議論文和說明文,而且還要寫好實用文,如咨詢信、證明、賀詞、賀信、賀電、唁電、唁函、申請、自傳、簡歷、請柬、說明書、廣告、通知、啟事、海報、會議記錄、規劃、電報、合同、訴狀、總結等。更重要的是要不斷提高學生的寫作速度,通過有層次、有梯度的訓練,讓學生能夠做到“下筆千言,倚馬可待”。當然,快寫應當以內容充實、結構嚴謹、條理清楚、語言通順、字跡工整為前提。一般職業中專畢業生,通過系統周密、扎實嚴格的訓練,行文速度每分鐘應超過30個字。教師在引導學生快速寫作時,應注重思維的快速敏捷,力爭使學生做到事到思成、意到筆隨、心手相應、游刃有余。唯其這樣,學生才能適應高速發展的社會需要,贏得未來人才市場的競爭。
一個人能力高低的關鍵是思維,因此,教師在語文教學中強化學生的思維訓練至關重要。思維一般分形象和抽象兩大類:就形象思維而言,主要特征是聯想和想象,思維方式可以是順勢,也可以是逆向,可以是發散,也可以是收斂;就抽象思維而言,其主要特征是分析和綜合,主要方式包括抽象、概括、比較、分類、具體化和系統化等。中專語文教學中,教師應通過學生發現問題、分析問題和解決問題的過程,讓學生分析、綜合、概括以及聯想和想象,進而引出新發現、新思想、新認識。這樣學生將來步入社會,才能夠對各種各樣的復雜問題進行快速處理,并做出快速準確的決斷,這是未來所必需的。
評價能力,就是一個人對自己耳聞目睹的現象或事物進行理解、分析并做出相應評價的能力。要想提高學生的評價水平,教師必須讓學生掌握辯證唯物主義,對待問題的評價必須是聯系的、發展的、全面的。同時評價能力還是其他多種能力的綜合體現,它還包括記憶、理解、分析表達等,學生只有站得高、看得廣、想得透,表達清晰連貫,才能對事物或現象做出較準確的評價,同時這種評價還必須快速及時。在未來的生活中,解說、演講、辯論、洽談等,都需要這種高水平的評價能力。
交流、交際是人們辦實業、經商及做好一切工作必備的能力,善交流、懂交際就會倍受青睞,成功的概率就高,反之則會受冷遇。“才美不外現”、“好酒不怕巷子深”等觀念,已不適應當今社會發展的需要,那些因不善交流、交際被埋沒而造成終身遺憾的人數不勝數。時代已向職校語文教學發出了強烈的呼喚——交際能力的培養和強化刻不容緩!
培養和強化學生的交流、交際能力,要全方位、逐層次地展開。教師在語文教學中要積極引導學生辯論,不斷強化非語言因素的作用,強化口試答辯等,如舉行“模擬咨詢招聘會”、“交際匯報會”、“交際演示會”等。同時教師要讓學生不斷感悟生活中的交際方式。生活中的交流交際是多種多樣的,或見機行事,或自我表現,或自我吹捧,或自我推薦,或耐心乞求,或斷然拒絕,或主動出擊,或退避三舍,或大度寬容,或當仁不讓等等,這些以表達為主的交流、交際方式,一旦被學生掌握,就會形成很強很高很大的能力,學生只有具備了這種能力,才能在今后的人才市場競爭中立于不敗之地。總之,競爭激烈的社會需要培養有競爭能力的人才,而具有競爭能力的人才需要具有較強的語文能力,因此,職業學校語文教學培養學生適應社會需要的能力勢在必行。
本文來源網絡由中國學術期刊網(www.qiangmiba.com)整理發布,本站轉載的內容出于非商業性的教育和科研之目的,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涉及版權等問題,請與我們聯系,我們將立即進行刪除處理。